【開館時間】週三~週日9:00-17:00 (週一、二休館)
【聯絡電話】02-2808-2995 【電子郵件】mangrove20110301@gmail.com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民眾分享~ 啊 ! 原來我們身邊有條 淡水河 ◎ 文/ 張淑梅

  ~民眾投稿分享文~
         

       啊  ! 原來我們身邊有條 淡水河      ◎ 文/ 張淑梅 
         
                               (參加4/23活動民眾 投稿)

參加了4月23日紅樹林生態教育館舉辦的”藍色淡水河濕地之旅”的行程,親身體驗了水路行船的快捷、有趣,更驚訝多年來我們竟然疏忽了這麼寶貴的交通資源和它所帶來周邊的商機與利益,如同將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石棄置於一堆亂石之中,簡直是暴殄天物。


淡水河是台北最重要的河川,早期各種商客船隻可由淡水河口直接駛入大稻埕,進行裝卸貨物,隨後再換成小型船隻轉往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通往其他內陸。


曾幾何時,這條吞吐大量水路交通的淡水河,僅僅只是人們口中一條無關緊要的"河”而已。隨著時間的推進,環境是默默的展現著巨大的變革。其他的河川也因水量不足,河床嚴重的淤泥,已完全喪失了運輸的價值。


如今,當人們遺忘了祖先的生活型態,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模式,疲乏的身心迷失在五光十色的都市叢林中,鮮少有機會欣賞身邊的山光水色林。山、就是山;河、就是河,被統稱的還有各種的鳥、花、樹。都市人把身邊的自然物都簡化成單一名詞,卻把生活的步調和內容給複雜化了,”矛盾”是現代生活版。


   

為了這次的探索行程,我們在大道逞碼頭登上渡船。原來高高的圍牆外面是一片遼闊的河川,並且可遠眺對岸,圍牆攔阻了我們與河水的視野,分開了彼此的距離,終於我體會了河川以“疏通和圍堵”所造成人們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上有天壤的差別。


河的兩邊分左岸與右岸,左手邊是台北縣三重、蘆洲、五股、八里,右岸經過重慶北路、士林、社子、北投、關渡、竹圍、淡水,兩岸風光也大不同。第一次見識淡水河水浩浩蕩蕩,河面遼闊,船行其上平穩舒暢。水上交通是可以發揚光大的,因為往淡水的路上交通不論是捷運或行車都雍塞不堪,如今都已呈飽和狀態。大度路與中正東路已成為通行者的夢魘。


渡船行經台北橋下,解說老師告知這是第一座橫跨淡水河的大橋,之後經過淡水大橋、重陽橋、關渡大橋,每條橋各有不同的的造型。進入竹圍停靠在小碼頭,(似乎有待加強其方便性和安全性)大家魚貫下船,觀音山靜靜的橫臥在對岸,舉目可見遠處的出海口,藍色公路的終點站是淡水魚人碼頭。把一行人引到竹圍是因為要大家再體驗一段美麗的”黃金水岸步道”,這裡是北半球紅樹林分布最北的區域,是珍貴的草澤、泥澤、林澤的自然生態。


沿途老師介紹許多海邊的植物,水筆仔已過了開花期,小小的筆仔寶寶掛在枝條上隨著風吹不停的搖擺,面對”胎生”水筆仔獨特的生態和為何被列為保護級的植物,老師們都做了詳細的解說。樹林下泥灘裡熱鬧異常,彈塗魚和招潮蟹在覓食,牠們也是各種鷺科鳥類的食物。


空氣裡飄著苦楝樹紫色小花的馨香,台灣海桐樹”尚青”的球形果實累累,預告著秋天呈現美麗橘紅色的燦爛。另一種常綠灌木也叫海桐,同樣也開白色小花,成熟的果實也是橘紅色。當解說老師指著另一叢灌木說,它是草海桐,一樣是單葉互生,小白花的特徵是只有半邊五瓣,十分有趣。


哇! 這種辨認植物的功夫就讓大夥兒佩服的五體投地。


我們活動的終站是紅樹林生態教育館,位於紅樹林捷運站內,展館歸屬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在館內藉著多媒體影片介紹溼地生態,透過室內的大片玻璃窗可遠望整片林相。紅樹林展館提供民眾自然教育的資訊,希望大家利用館內營造學習中心,加強對此地特殊生態環境的認識而產生珍視。


       

河川是大地的命脈,緩緩流動的河水如同人體內的血液,豈能任其硬化或成一條污穢的死水?


回顧早期淡水河受到極大的汙染,多半是由家庭排放出的廢水,經過多年的整治,如今已成為藍色的淡水河,風帆優游其間,魚兒躍出水面,兩岸綠意盎然,一片風光琦妮,是單車騎士最愛的車道。


由水陸體驗經過紅樹林淡水河風光連結濕地之旅的行程,雖然得動員眾多人力 ,但是 我們樂於讓民眾以各樣管道來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和生態特質。


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  參與民眾   張淑梅  (2011/05/20 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